本公司之經營管理階層了解氣候變遷對於未來發展將帶來的影響,近年已逐步規劃實施,並對內宣達氣候議題、氣候風險及機會的認知,持續落實氣候管理的目標、政策與運作。
一、治理:
(一)、董事會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監督情況:依「公司治理守則」及「企業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之規範,持續落實推動企業永續發展計畫以促成經濟、環境及社會之進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之目標;依據「企業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組織規程」由各功能部門共同成立「ESG永續發展推動執行小組」,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工作小組負責統籌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方向目標,推動相關工作事項並定期監督控管,並將執行結果報告董事會。
(二)、管理階層在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角色:本公司針對氣候變遷議題,依據不同職能單位進行分工,由各部門主管於職掌範疇內評估氣候的風險與機會、擬定因應對策,落實氣候變遷相關的管理工作,本公司永續發展目標之四大原則為:「落實公司治理」、「發展永續環境」、「維護社會公益」、「加強永續發展資訊揭露」。ESG永續發展推動執行小組為推動企業永續發展責任之權責單位,每年至少一次至董事會報告其運作成果。
二、策略:
(一)、短、中、長期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
| 短期 | 中期 | 長期 |
機會 | 1. 使用低碳能源
2. 研究開發低碳產品與服務
3. 提升廠房能源使用效率 | 政府低碳獎勵機制 | 使用更高效率的生產與配送流程 |
轉型風險 | 原物料成本增加 | 1. 新技術的投資失敗
2. 顧客行為改變
| 碳稅、溫室氣體排放定價等成本增加 |
實體風險 | 1. 颱風、洪水等天氣事件嚴重程度提高
2. 天災保險費用增加
| | 平均溫度上升 |
(二)、業務、策略和財務規劃上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衝擊:本公司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包含新技術投資、顧客行為改變等風險;而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機會主要出現在產品面向,近年投入開發符合永續趨勢的產品及附加功能,如能源管理、減廢(瑕疵品)等產品以符合市場未來趨勢及需求。
(三)、在策略上之韌性,並考慮不同氣候相關情境:參照國際能源總署(IEA)所公布的2℃情境,分析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據此訂定公司減碳策略,作為營運計畫調整之參考。
三、風險管理:
(一)、在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和評估流程:本公司依據TCFD架構,以轉型風險、實體風險及機會三個類別,會同各部門主管共同鑑別主要短、中、長期風險與機會。
(二)、在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鑑別出主要風險後,由各部門主管於職掌範疇內擬定相關因應對策,會同ESG永續發展推動執行小組共同參與討論,由董事會進行監督,並安排每年向董事會報告執行狀況。
(三)、氣候相關風險的鑑別、評估和管理流程如何整合在公司的整體風險管理制度:將氣候變遷納入永續發展的重大議題項目,並落實於公司營運計畫當中,以PDCA運作模式持續檢討改善。
四、指標與目標:
(一)、依循策略和風險管理流程進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之指標說明:本公司以能源管理及溫室氣體排放量作為主要的量化指標,同時將用水量、廢棄物總重量等項目列為觀察指標。
(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所使用的目標,以及落實該目標的表現:本公司以2022年作為基準年,訂定短期目標2035年減少42%之碳排量,長期目標2050年達到零碳排,以符合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3月公布之2050淨零排放路徑。
(三)、再生能源設置:2035 年完成廠區建置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1 MW。2050 年完成能源轉換,不再外購電力(範疇二),全數使用再生能源。